)
来源:大众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
为促进乡镇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积极响应团中央、团市委、校团委关于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传承并发扬青岛科技大学五有理念,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近日,青岛科技大学“雏雁展翅,逐梦起航”教育关爱团赴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孙伯中学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
在孙伯中学副校长张健,政教主任刘兵,年级主任牛宏的带领下,支教团成员参观了孙伯中学的基础设施,教室以及特色实验室。校领导为支教团成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欢迎会,在会上,副校长张健充分肯定了青岛科技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各项成果,称“科大学子都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期待支教团成员能给学校师生带来别具特色的七彩课堂。
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很多初中学生对于未来比较迷茫,并不清楚自己以后想要干什么。“支教团队长李文博介绍道。为此,他特意为学生开设了生涯规划课,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引导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认识,鼓励同学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梦想,对同学提出的现阶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了解答。初中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明确奋斗目标,犹如黑暗中一束耀眼的光,照亮着学生脚下的路。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记载着我党光辉而又艰辛的革命历程,无数革命先辈在民族存亡之际,前赴后继挽大厦之将倾。支教团成员商健飞为学生讲述了党史历程,宣传了党史学习教育,注入了“营养剂”,以雷锋精神为例讲述了红色故事,号召同学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开展特色课堂,丰富课余知识。支教团成员刘文蕊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通过开展德语小课堂,讲述德国文化概况,介绍了欧洲国家的风土人情,教会了同学们简单的德语问候语,为同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引起了同学向外求学,学成报国的强烈愿望。
欢乐度暑假,安全记心中。水火无情,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避免溺水、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支教团特邀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孙明钰同学为学校学生普及安全知识,重点讲述了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和火灾发生时应该如何自救,讲解了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为同学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家校互通,传递真情。一些同学的家长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及时接学生回家,支教团成员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同学们进行作业辅导,保障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此外,支教团成员还对同学进行了家访,了解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其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做了解答,并为其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受到了家长的高度评价。
支教一时,自教一生。支教团由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工程学院的学生组成,是一支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他们秉承科大精神,坚守橡胶品格,以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为榜样,利用暑假时间主动奉献,对乡镇学生进行支教,能够将青年的社会责任挑在肩上,为乡镇学生带去了新的理念,新的希望。
标签: